脑瘫女孩:一根手指书写绚烂人生

一位21岁脑瘫女孩,历经三年,以一棵“美丽的愿望树”的名义,用她的一根手指,在电脑的键盘上艰难地敲完了一部12万字的自传体小说……

2004年1月,当北方盘锦的芦苇荡富有诗意地飘落第一场大雪,在被芦苇荡包围的这座小城里一位21岁脑瘫女孩,历经三年,以一棵“美丽的愿望树”的名义,用她的一根手指,在电脑的键盘上艰难地敲击,终于完成了一部12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沉重的翅膀》。一个不出家门,身体许多功能都不具备,连喝水都得用吸管的女孩,那“一指禅”的非凡功力,深深地感动着周围的人们。

难产带来的不幸:脑瘫女婴形同废人

1982年6月30日下午,盘锦市某医院妇产科手术室里正为一位难产的产妇进行着一次紧张的助产。当时,由于难产时间较长,一位医生曾提出剖腹产方案,但这一提议立刻被否定。因为那时的剖腹产,是不得已时采取的方案,一般情况下尽量采取正常生产。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婴儿还是不能降生。焦急的医生不得不采取了非常的措施,采用助产钳等辅助器械。当然,这些器械很可能造成婴儿的某种损伤,但当时已别无选择。后来,又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艰难助产,一个2600克重的女婴终于诞生了。由于助产时间过长,女婴出生后并没有响亮的啼哭,因为她的呼吸已经停止,全身上下都呈现发紫的状态。长时间的窒息已造成了全身大面积的淤血和暂时性休克。眼看着一个经历了母女俩长时间痛苦折磨后刚刚降临于世的孩子,却要很快走向死亡的深渊,女婴的父亲于开宾焦急地说:“医生,这孩子还有没有希望救过来?”医生说:“我们正在实施抢救。”经过抢救,女婴终于转危为安。

几天之后,于开宾与妻子李敏才发现问题。邻床的宝宝们又哭又闹,总是吵个不停,可自己的宝宝却总在沉默之中,不哭不闹倒好,关键是不吃不睡,一切都是悄无声息,这让父母感到揪心不已。他们心急如焚地找到医生:“医生,急死我们了,快想想办法啊!”医生说,再观察一下,也许情况会好转。遗憾的是,这对年轻的父母没有看到转机,相反却是每况愈下:两天后,宝宝一动不动,手脚就像被捆绑了一样,而那两个医生做人工呼吸留下的大手印已呈现青紫,如同两块不过血的死肉帖在胸前,让人感到心惊肉跳。他们发现,除了呼吸,宝宝几乎没有任何知觉,两只眼睛总是直直地看着天花板,当他们将手或红布放在她眼前的时候,宝宝却一点反应都没有!正当这对父母惊惶失措的时候,他们忽然发现宝宝双眼歪斜,抽搐不止。妇科的护士说,这是由于生产时间长,宫内窒息、缺氧,脑部损伤引起的。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各种毛病也就越加明显了,腿脚、双手、嘴、舌头都有毛病,左右手的手指也不能分开,拿不了东西,双腿也不能站立,两三岁时连“妈妈”这简单的话都不会说。

从站立走路到左手两指写字,脑瘫女孩的每一步都充满泪水

父母开始了给孩子寻医问药的艰难征程。他们先后来到沈阳的医大和202医院,专家都这样说:孩子患的是脑瘫,目前的医学水平世界上还没有能够治好此病的先例。夫妻俩心一下子凉了:“难道患上这病就无法使孩子有一点好转了吗?难道这孩子就要一辈子永远躺在床上了吗?”大夫说:“你们如果能坚持让她锻炼,或许能有一些变化,但不要抱有太多的幻想。”后来,夫妻俩又几次抱孩子去过北京儿童医院等其他各大医院,探讨有无治疗的可能,医生、专家都给出了与沈阳专家相同的结论。夫妻俩并没有死心,他们决心全力以赴挽救自己的孩子。就这样,母亲李敏白天带着孩子,双手扶着她的两臂,开始练习站立走路。开始孩子的全身像面条一样软,大人一松手,孩子就立即瘫在地上。中午和晚上,妻子忙着干家务活,于开宾就带着孩子在外面走。父女俩每天一有空就到室外练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连三伏天的中午也不放过。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他们也试探着拿出一些画报和故事书用手指着讲给女儿听,也不管她能不能听懂,总是不厌其烦地讲。在近两年的刻苦努力下,奇迹发生了,孩子先由父母搀扶着坐到能自己独立地坐着,再到由父母扶着站立、迈步锻炼。经过长期努力练习,她终于在七八岁时能单独地东倒西歪地走上十几步了,并自己坚持在外练习走路,累了就靠墙休息一会儿。8岁那年,父母给她取名为于明。几年来,母亲李敏教给的字她过目不忘,教她两位数的加减法她也能算得又快又准确,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一天,于明对母亲说:“我也要上学,一定要去!”在她的要求下,于明终于在10岁进入了校门。写字对健全人来说轻而易举的,但对她来说却难上加难。学习中,于明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看花容易绣花难”。别人都是用右手拿笔写字的,可她的右手不服从脑“司令”的命令,因为它生来就拿不住东西,无奈,只好用比它强一些的左手拿笔。一开始,左手好像也不肯结交笔这个陌生的“朋友”,总是不能和它正确接触,急得她眼泪直流。她开始练习拿笔,就连晚上睡觉手里都拿着笔。通过不停地磨练,过了几天,笔和手就成为亲密无比的朋友了。十几天后,于明的手终于能控制铅笔写出“1”字了,这让父母非常高兴。当他们看到女儿用左手写出的扭曲的“1”时,仿佛看到某名牌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一样,眼里充满了幸福的泪花。仅仅一个“1”字,就使他们这么高兴,也更增添了于明学习的信心。由于拿笔写字,于明的左手起了一层又一层的老茧,她的前胸有了许多密密麻麻的由笔尖扎出的小眼。一拿笔,手就疼。有时她也失去了信心,不想写下去了。她想:上帝真的不公平,为什么能给足球运动员舒克一只能拉小提琴的左脚,而这么吝啬地给我一双无用的手呢?抱怨归抱怨,一会儿她又被学习的事吸引过去了,字一遍一遍地写,泪水一滴一滴地流。就这样,于明手上的老茧起了破,破了又起。渐渐地,她写的字越来越能让人认出了。于明特别爱写作文,她喜欢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她在一篇题为“我的童年”的作文里这样写道:“世上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如人所愿,那时父母安慰我说:世上的事情,有的容易,有的却很难,甚至一生都办不到。遇到困难不要紧,你要正确面对,坚持就是胜利。儿时的我虽然有些不理解这些话的含义,但我却有些朦胧地明白这是鼓励我坚定信念,刻苦训练的意思……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让我艰难地活下来,陪我度过了灰色而又有意义的童年,同时在父母的帮助下,我那受伤的翅膀得到了愈合,使我能够展翅高飞,像其他的小鸟一样飞向未知的人生之路。”

艰辛的回报:美丽的“一指禅”生长出美丽的愿望树

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她在学校期间,虽然字写得不好,速度又慢,但她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这也鼓舞了她学习的毅力。父母看到于明的进步打心眼里高兴。为了学会电脑打字,于明先让父亲花几元钱买来一个五笔字型的厚纸做的模拟键盘,在上面用左手的一根食指敲来敲去。她知道,自己的十指只有一根手指能动,而且手总是有些摇摆不定,为了训练好这根手指在键盘上的定力,于明总是颤抖着移动着自己的一根手指练指法,从早到晚,她总是一个人练个不停。母亲心疼地说:“孩子,不要费这个劲了。”女儿说:“我一定要练会用一个手指打字,那样我就可以在电脑上写文章了。”四个月艰难的“一指禅”训练之后,于明终于能够用左手的食指找出五笔字型每个字根所对应的键子了。这时,父母为女儿的自强精神所感动,很快为她买来了一台电脑。从左手两根手指写字到一根手指敲字,于明仿佛拥有了一个新的视野。因此,爱好写作的她总是带着极大的兴奋写下一篇又一篇优美的散文。她在《我的梦》中写道:“现在我父母又给我买来电脑,我又开始在家自己学习电脑,学习文字输入,也学习在电脑上写一些日记。虽然,我的汉字输入很慢很慢,但是我可以用别人十几倍的时间来完成我的心愿。”

于明的“一指禅”每分钟仅仅能打十几个字,每一行字的进度简直是形同蜗牛走路。但是这个进程却总让她兴奋不已,因为她在不停地在表达着自己心中美丽的愿望……她在《我的姥姥》中这样写道:“我出生后第一次吃奶,便是姥姥喂的……在姥姥绘声绘色的故事中,我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我真的是在过着公主般的生活。可是每当要回家时,我都会大哭一场,不愿与姥姥分离。然而无论我对姥姥有多么的依依不舍,最后父母都会把我哄回家。这样,无可奈何的我也只能盼望下个星期日快些到来……现在我真想回到过去,让时间停留下来,和姥姥永远的在一起。”而她在《家》中这样写道:“当你出发时,家是你的快乐起点,稍去几句亲切的叮咛;当你归来时,家是你的幸福的终点,传来几句甜蜜的问候。家是母亲的双手,一切的幸福都来自这双手;家是母亲的深情,无微不至地关怀儿女;家是母亲的叮咛,虽然唠叨,但无时无刻地都牵挂着儿女。”

1999年,脑瘫女孩于明的这些作品先后发表在《鸭绿江》、《萌芽》等文学杂志上。这时,她终于知道,自己虽然从小行动不便,虽然话语中咬字不清,虽然身体的许多功能都不具备,但是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个散发着墨香的字,就像自己心中美丽的愿望树上一个个动人的叶片一样可爱可亲。她对母亲说:“妈妈,我的愿望树开始成长了!”

2000年,于明开始以自己的自强不息的经历为原形创作自传体小说《沉重的翅膀》。从此,于明的“一指禅”开始升华着成长的每一份记忆。电脑的银屏上,一行行形同蜗行的方块文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

2004年1月,这部12万字的小说终于脱稿。近日,内蒙古师大等国内几家出版社已向她洽谈出版事宜。作者署名是她最得意的笔名“美丽愿望树”,而在小说的扉页,写着题为“美丽的愿望树”的一首小诗:每一天,我的这根食指,都在颤抖地敲动着键盘,我知道,这响声的每一下,都给我美丽的愿望树长出一片嫩叶……


首页    人物    励志故事    脑瘫女孩:一根手指书写绚烂人生